夏秋季节,让人心情烦躁的不仅是闷热的天气,更恼人的还有蚊子的嗡鸣和叮咬。不论在家还是在户外,都免不了被蚊子盯上,稍不留神就会被咬上好几个“包包”。蚊虫叮咬不仅让人奇痒无比,还有可能造成疾病传播。市场上驱蚊止痒类用品琳琅满目,有蚊香、花露水等产品,也有清凉油、风油精等药品。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又有哪些区别?该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呢?
常用的驱蚊类产品
驱蚊类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驱避蚊子,主要是利用驱蚊成分影响蚊子的嗅觉感知机制,导致蚊子失去判断目标的能力,从而避免其接近人体皮肤。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且在我国登记注册常用的驱蚊成分有3种:避蚊胺、羟哌酯以及驱蚊酯。此外,来源于薄荷、天竺葵、香茅等植物的提取物,如薄荷油、天竺葵油、香茅醛等,也具有一定的驱蚊效果。市场上常见的驱蚊花露水就是在普通花露水的基础上,配以适量的驱蚊剂制成的一种香水类产品。
另一类可以“击倒”蚊子,其主要成分是拟除虫菊酯类,如氯菊酯、四氟甲醚菊酯、氯氟醚菊酯等,只需较低浓度即可麻痹蚊子的神经系统,甚至杀死蚊子。然而,此类成分不可直接接触皮肤,主要作为空间驱蚊剂用于蚊香、电蚊香片(液)、气雾杀虫液等产品中。研究表明,氯氟醚菊酯对蚊子的击倒效果要好于四氟甲醚菊酯,但后者在安全性上则更胜一筹。符合标准的蚊香、电蚊香片(液)等产品在正常使用下,一般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然而,在密闭环境下或长期接触,有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喉咙不适、神经感觉异常甚至神经麻痹等,蚊香燃烧产生的烟雾也可能对呼吸道产生损害。
根据我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所有具备驱蚊、防蚊功效的产品,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合成还是植物提取,均属于卫生类农药管理范畴,在市场上销售前需取得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编号,且必须在包装上标明。
常用的止痒类药品
人们被蚊虫叮咬后首先想到的是涂抹止痒药品包括清凉油、风油精以及被称为“痱子水”的炉甘石洗剂。
1.清凉油。也被称为万金油,其主要组成成分是薄荷脑、薄荷油、樟脑油、樟脑、桉油及丁香油等,具有清凉散热、止痛止痒、提神醒脑的作用。少许涂抹太阳穴可预防中暑,旅行晕车者必备。
然而需注意的是,薄荷脑与樟脑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一旦过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危害健康。正常人体内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可将樟脑分解为无毒物质,但婴幼儿体内缺乏葡萄糖磷酸脱氢酶,孕妇体内该酶含量较少,所以婴幼儿和孕妇需慎用。
2.风油精。主要由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桉油及丁香酚等成分组成,具有清凉、止痛、驱风、止痒的作用,可用于蚊虫叮咬及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及晕车不适等。需要注意的是,水杨酸甲酯的急性毒性较高,给婴幼儿涂抹时,可能会存在误食风险,故不宜使用。此外,它可能会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孕妇亦应避免使用。
3.炉甘石洗剂。主要成分为炉甘石、氧化锌、甘油、纯化水,适用于蚊虫叮咬、痱子、荨麻疹、水痘,能有效止痒缓解症状。炉甘石是一种碳酸盐类的矿物,不会被皮肤吸收;而氧化锌具有收敛、保护作用。炉甘石洗剂使用安全度很高,世界卫生组织将炉甘石洗剂列入了儿童基本用药清单,并推荐其为婴幼儿优先使用的安全药物。
使用安全提示
原则上,驱蚊类产品中驱蚊成分浓度越高,驱蚊时间越长,但对皮肤的刺激和致敏风险也越高。婴幼儿皮肤娇嫩,应慎重选择。当在裸露的皮肤上使用驱蚊剂,务必避开皮疹及破损的皮肤等地方。
在市场上销售的花露水中,有的标明“驱蚊”,有的标明“止痒”,需要注意驱蚊花露水中含有驱蚊酯成分,该成分有微毒,会通过蚊虫叮咬的创口刺激皮肤。此外,不同作用的两种产品建议不要混用。
止痒类药品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有添加了抗组胺成分(如苯海拉明)的药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抗组胺药物容易引起反常性躁动,并且有潜在呼吸抑制作用,可能有引起婴儿窒息的风险,应避免给婴幼儿使用。
结语
总之,在选择驱蚊止痒产品时,我们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既安全又有效的产品。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环境,也是预防蚊虫叮咬的重要措施。让我们在这个夏天,以更加自然的方式享受清凉与舒适。
参考文献:
1.查沛娜.植物源驱蚊止痒类产品研究进展[J].轻工学报,2016,31(4):49-54.
2.李燕京.驱蚊止痒“神器”要疗效也要安全[N].中国消费者报,2022-06-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