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安安访谈

本期话题

止痛药会上瘾吗?这3点要牢记

嘉宾:杨丽

时间:2022-11-09 15:30:00

简介: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大小的疼痛,如关节痛、头痛、月经痛等,当疼痛难以忍受时,很多人都会选择自行服用止痛药。那止痛药会上瘾吗?今日,安安网邀请到暨南大学药学院、广东省药师协会继续教育特聘讲师杨丽教授为我们科普常见止痛药的安全使用~

访谈实录

9月13日,一名高三学生3小时吃4片止痛药引发肾衰竭的消息冲上热搜第一,引发网友关注。小南(化名)是名高三学生,可能由于连续几天运动强度过大,小南有一天跑步回来后觉得腿疼得厉害,还腹泻两次。

妈妈想着去医院要大半天时间,就拿来家里常备的止痛药“散利痛”给小南。上午8时许,小南吃下了两片;到11时腿疼没有缓解,为了不影响学习的专注度,于是又吃下两片……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这样那样大小的疼痛,如关节痛、头痛、牙痛、肌肉痛、月经痛等,当疼痛难以忍受时,很多人都会选择自行服用止痛药。

这些药物虽然可以部分或者完全缓解疼痛,但是一旦用药不当,很可能给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什么是止痛药?止痛药会上瘾吗?

今日,安安网邀请到暨南大学药学院、广东省药师协会继续教育特聘讲师杨丽教授为我们科普常见止痛药的安全使用~

疼痛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不仅影响生活质量, 长期疼痛还会诱发心理疾病。

合理使用止痛药能够减缓疼痛、减轻患者痛苦,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中老年人甚至一些年轻人盲目“迷信”止痛药,经常滥用或者超量使用,导致过敏反应、胃黏膜损伤、胃出血、肝肾功能损伤、听力损害等不良反应频发。那常见的止痛药有哪些?该如何安全使用呢?

什么是止痛药

止痛药是指可部分或完全缓解疼痛的药物的统称,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和缓解各种疼痛。

止痛药的分类及常见止痛药

1.非甾体类抗炎药:这类药物止痛作用比较弱,没有成瘾性,使用广泛,疗效确切,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代表性药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2.中枢性止痛药:以曲马多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曲马多的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其止痛效果是吗啡的1/10。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等。

3.麻醉性止痛药: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这类药物止痛作用很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这类药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主要用于晚期癌症病人。

4.解痉止痛药:主要用于治疗胃肠和其它平滑肌的痉挛性疼痛,比如胃肠、胆道、泌尿道的绞痛。代表性药物有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片、山莨菪碱等。

5.抗焦虑类止痛药:抗焦虑药物可以使情绪稳定、肌肉放松,辅助治疗疼痛。代表性药物有安定等。

止痛药会上瘾吗

大家日常在药店购买的止痛药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外周系统,不具有成瘾性。具有成瘾性的药物常见的是阿片类药物,这类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系统,反复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机体会产生欣快感和成瘾性,但是这类药物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需要医师进行疼痛程度的专业评估以及特殊医师的处方才能使用。

一般来说,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在使用阿片类止痛药后发生成瘾的机会极小。此外,非甾体抗炎药虽不具成瘾性,但如果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也会出现胃肠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因此,为保证用药安全,患者需要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合理地使用止痛药。

安全使用三要点

合理选用

当身体有轻度疼痛时,如头痛、神经痛、痛经、关节痛和牙痛等,患者可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自行购买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有中度或重度疼痛,如癌痛、骨折或术后疼痛等,需在医院凭专业医师开具的处方购买和使用止痛药, 并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止痛药属于对症治疗药物,不能代替病因治疗,如果用药超过3天症状没有缓解甚至疼痛反复发作,要尽早、尽快地到医院进行规范的诊疗来查明疼痛的原因,在积极治疗病因的同时,针对性地使用止痛药,以免耽误治疗,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患者有下列情况,服用止痛药时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①未满12岁,或65岁以上人群;

②孕妇、可能怀孕妇女及哺乳期妇女;

③有消化性溃疡;

④有凝血功能异常或相关病史;

⑤有心脏疾病或相关病史;

⑥药物过敏史;

⑦患有支气管哮喘。

正确服用

患者服用止痛药需谨遵医嘱和说明书。在服用非处方药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使用剂量和疗程用药;若使用处方药,则需严格遵照医嘱服用。在不能确定用药剂量是否合适时,要向临床医生、药师进行咨询。

(1)切记不要随意更改剂量。同样程度的疼痛,不同病人能承受的剂量不同, 针对不同人群,如老人、小孩及孕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剂量用药。

(2)切记不要随意增大剂量。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天花板效应,当使用剂量超过一定阈值时,即便继续增加用量,止痛效果不仅不能增强,反而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3)切记按时服药。药物的吸收和分布需要时间,按时服药才能维持药物的有效浓度,发挥药效。尤其是慢性疼痛患者,当疼痛发作时吃药并不能马上止痛, 因此需要定时服药。此外,不按时服药还容易导致耐药,影响药效。

(4)禁止随意服用止痛药。疼痛是人体出现疾病的预警信号,原因不明的疼痛应慎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延误诊治。

(5)止痛药应存放在阴凉及干燥的地方。保持药品名称和日期的清晰,及时处理过期以及信息不完整的止痛药。此外,药物应妥善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以防止儿童误服。

安全使用

(1)不宜同时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非甾体抗炎药。不同的止痛药可能通过同一种机制达到止痛效果,同时使用多种止痛药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叠加。

(2)注意一药多名,要避免重复用药。不同商品名的止痛药中可能含有同一种化学成分,同时使用会使剂量超出安全范围。

(3)避免较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止痛药。阿片类止痛药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和成瘾性,连续使用数日即刻发生。长期使用一种止痛药也会导致身体产生耐药性, 后期使用往往也不能有理想的止痛效果。

(4)服药期间需忌酒。酒精会加剧止痛药的毒性,并且加重肝脏和肾脏的代谢负担,造成不同程度的肝肾损伤。

(5)服药期间多喝水。多喝水(以服药后喝2000-3000ml为宜)有加速排出体内药物毒素和提高药物溶解度的作用,不仅有利于药物尽快发挥疗效,也会缩短药物毒素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6)避免空腹服用止痛药,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对胃具有一定刺激作用,因此一定要在饭后服用,避免空腹服用出现消化不良、胃出血和胃穿孔等不良症状。

在使用止痛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恶心、便血、血压升高等不适症状,长期使用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用药品并向医生或药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