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安安访谈

本期话题

起底药品虚假宣传“套路”,练就买药防骗火眼金睛

嘉宾:陈烽

时间:2025-10-30 16:00:00

简介:近年来,药品虚假宣传现象屡禁不止。为了提升公众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本期安安访谈邀请了大参林慢病服务中心执业药师 陈烽。我们将共同起底这些消费陷阱,帮助每一位观众练就一双识别药品虚假宣传的“火眼金睛”。

访谈实录

近年来,药品虚假宣传现象屡禁不止,且日益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靶向化的趋势。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手段层出不穷:他们炮制“根治慢性病”“七天起效”等神话,诱骗渴望康复的消费者;有的冒用科研机构名义,伪造看似权威的实验数据,增加虚假宣传的迷惑性;还有的将消毒产品、普通食品包装成“万能神药”进行兜售,严重误导消费者。更令人忧心的是,部分违法人员利用技术手段精准锁定信息辨别能力较弱的中老年群体,通过网络直播伪造医生、专家身份实施围猎,致使药品虚假宣传的危害范围不断扩大。

药品虚假宣传犹如披着“科学”外衣的毒瘤,侵扰着公众的健康安全和社会的平稳运行。对消费者而言,轻则财产受损,重则因误信虚假信息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生命。对社会整体来说,这种行为扰乱了正常的药品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侵蚀公众对药品监管体系和医药行业整体的信任根基,最终推高了整个社会的健康治理成本,甚至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国家及地方药品监管部门持续重拳出击。一方面,不断加大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药品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持续完善法律法规,弥补监管漏洞,提高违法成本。此外,通过药品安全宣传周等多种活动向公众普及药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辨别能力。

为了更深入地揭穿药品虚假宣传的常见“套路”,提升公众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本期安安访谈邀请了大参林慢病服务中心执业药师 陈烽。我们将共同起底这些消费陷阱,分享科学实用的防骗技巧,帮助每一位观众练就一双识别药品虚假宣传的“火眼金睛”。

精彩要点提前看

1.药品虚假宣传有哪些比较典型的“套路”?线上线下有什么区别?

2.普通居民应如何识别虚假宣传?有哪些信息值得特别关注?

3.针对中老年群体,有哪些特别的防骗建议?

4.有哪些方法来辨别科普信息的真伪和内容的可靠性?

5.消费者可以通过哪些权威渠道进行产品信息的查询和验证?

6.假如不慎购买了疑似虚假宣传的药品,消费者应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投诉举报?需保留哪些证据?

想知道那些“根治顽疾”“速效神药”背后的猫腻吗?想学会辨别药品真假宣传的实用技巧吗?10月30日请锁定安安网直播间,为您揭露药品虚假宣传套路,助您练就防骗火眼金睛。

担心忘记的朋友

拿起手机扫扫下图二维码

可进入直播界面预约直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