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过敏、花粉过敏、芒果过敏、尘螨过敏……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过敏,一不小心接触到过敏原,轻则皮肤瘙痒、红肿,重则引发过敏性休克,所以说过敏无小事,处处需谨慎。今天安安跟大家聊聊抗过敏“明星药”——抗组胺药。
什么叫过敏性疾病?
过敏是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某种或某些特异性物质产生异常的特异性反应,表现多样,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免疫系统是“敌我分明”,仅对一些有害物质做出防御攻击。而过敏性患者的免疫系统却“敌我不分”,会把一些原本“无害”物质误认为是有害的侵袭者进行过度防疫,从而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过敏性疾病涵盖广泛,包括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
什么是抗组胺药?
1910年科学家从霉菌中提取出组胺从而证实它的存在,后来又发现了过敏反应与组胺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组胺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物质之一。
组胺存在于组织的肥大细胞和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颗粒中,通过组胺受体产生效应。临床上许多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都和组胺的释放有关。
1937年科学家合成了第一个抗组胺药,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后来抗组胺药的品种不断增多,成为常用的抗过敏药。目前抗组胺药物有三代。
①第一代抗组胺药
【常见药物】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
【特点】疗效明显、见效快,但会产生中枢抑制作用,导致患者嗜睡、镇静。
②第二代抗组胺药
【常见药物】息斯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特点】副作用减少,安全性提高,改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抑制中枢神经的缺点,镇静作用轻微。
③第三代抗组胺药
【常见药物】左旋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
【特点】副作用大大减小,嗜睡、镇静、心脏毒性以及药物间互相作用等减少。
这些人慎用抗组胺药!
①儿童
由于儿童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所以在使用抗组胺药时应慎重。
异丙嗪可致2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故2岁以下儿童禁用异丙嗪,2岁及以上儿童应慎用。
抗组胺药物说明书上若无明显的年龄限制时,需咨询医师药师儿童使用该药物是否存在风险。
②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妊娠期妇女不要使用非索非那定、奥洛他定、地弗雷他定以及氮卓斯汀等,如需使用西替利嗪、阿伐斯汀、苯海拉明等,应权衡它们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后果。
哺乳期妇女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用西替利嗪、氯苯那敏以及氯雷他定等药物。
③老年人
由于老年人机体耐受性减低、代谢减弱,老年人如需使用抗组胺药,最好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
因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具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用药后可能容易摔倒。
对于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如患有青光眼、心律失常及排尿困难等病症,使用具有抗胆碱作用的抗组胺药物,可能会加重这些疾病的病情,应慎重使用。
④ 肝肾功能受损人群
对于肝脏功能异常的患者来说,如需使用抗组胺药物,首选无需经过肝脏代谢的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发索菲娜以及左西替利嗪等;而服用需经过肝脏代谢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以及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咪唑斯汀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时,应相应减少剂量。
对于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来说,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抗组胺药物的服用剂量,而严重肾功能受损者不可使用西替利嗪。
结语
2005年6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了对抗过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每年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旨在通过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共同来预防过敏反应等。
抗组胺药作为过敏性疾病的常用药,使用时应根据药物种类和药理作用进行选择,做到合理规范使用,避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参考资料:
1.《抗组胺药物的合理应用》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 简丹
2.家庭医生报《过敏性疾病——21世纪新的“流行病”》
3.中老年保健《常用抗过敏药——抗组胺药(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