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K粉”氯胺酮,从麻醉剂到抗抑郁药

标签: 字号: 访问量:

近日,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公开承认使用氯胺酮来抵抗抑郁症的影响,此事再度引发了公众对精神类药物安全使用的关注。在我国,氯胺酮作为一类管控药品,受到严格的监管以防止其滥用和误用。今天就来跟大家扒一下氯胺酮,以加深对其安全使用的认识。

氯胺酮是怎么发现的

1962年,氯胺酮作为麻醉剂苯环己哌啶PCP的改良药物被研发出来,它继承了PCP的优点,不仅能快速诱导患者进入麻醉状态,还能发挥镇静止痛作用。患者接受氯胺酮麻醉后并不会像其他麻醉剂一样完全失去意识,而是产生一种“分离麻醉”的状态,即意识与身体感觉暂时分离。

1970年,氯胺酮作为一种副作用更小的麻醉剂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并迅速取代了PCP的地位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氯胺酮列为“必备药物”,作为安全有效的麻醉剂使用至今。

氯胺酮是如何发挥麻醉作用的

氯胺酮是一种能够阻碍大脑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药物,想要理解它的麻醉机制,就离不开前面提到的“分离麻醉”。

大脑中的NMDA受体就像一座负责连接大脑与肉体桥梁NMDA受体被氯胺酮拮抗时,这座桥梁将被断开,大脑和肉体之间就无法协作运转。而当部分NMDA受体被拮抗时,会出现一种轻微的“断开现象”,就产生了肉体麻醉效果,并附带有幻觉、不安短期记忆缺失等精神效

氯胺酮凭借其快速镇静、止痛以及短期副作用小等特点,迅速成为明星麻醉药物,然而,其致幻和分离麻醉体验也为其后续被滥用埋下了隐患

被滥用的氯胺酮

1970年被批准用于麻醉剂后,氯胺酮因其在超高剂量使用会产生超强的欣快感,包括幸福愉悦感及抗焦虑的作用使得某些为了体验和追求这种“灵魂出窍”致幻快感的人主动开始使用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氯胺酮成为美国和欧洲流行的新型毒品,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其知名度仅次于冰毒和摇头丸。

尽管其原始用途是医疗目的,但氯胺酮还是没能逃脱从药品演变成毒品的命运其毒品版本就是俗称的“K粉”,取自它的英文名(ketamine),一般为白色结晶粉末。长期滥用氯胺酮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更会损伤认知功能,导致记忆丧失增加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超高剂量使用还会致死。因此,各国都已将氯胺酮列为管制药品。

老药显现新活力

目前全范围内,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其中我国患者人数就9500万。在抑郁症常规药物治过程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发现新的药物来解决这一题。此时,并非作为抗抑郁药研发的氯胺酮成了热门之选。

针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试验中,科研人员发现氯胺酮具有快速缓解抑郁症状的作用,且药效持久。常规的抗抑郁药需要一个月以上才能稳定起效,氯胺酮较低剂量就可快速起效,用于需要紧急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特别是那些24小时内有自杀意念的患者。然而,目前对于氯胺酮的快速长效抗抑郁作用及机制还在研究中,初步认为是通过拮抗NMDA受体实现的

2023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盐酸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上市,目前唯一一款问世的氯胺酮衍生药物。相关知识欢迎回顾《艾司氯胺酮鼻喷剂: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氯胺酮的合理应用

目前我国上市使用的氯胺酮有注射液和鼻喷雾剂两种剂型注射液主要用于麻醉,鼻喷雾剂则与口服抗抑郁药联合使用,用于缓解抑郁症状。无论使用哪种剂型,都需要在医务人员的直接监督下进行给药,且仅限在医疗机构内使用。

在氯胺酮的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提到此类药物的使用有滥用和误用的风险,特别是在儿童和年轻成人患者中,使用时可能会增加自杀意念和行为风险。因此,所有使用氯胺酮的患者都应接受密切监测,以评估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临床恶化以及自杀意念和行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结语

目前研工作者在研究对氯胺酮在分子结构上进行改造,旨在保留它抗抑郁的作用的同时除它的成瘾性及其他潜在副作用,期待未来可以提供更多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

1.《亿万首富被爆吸毒?氯胺酮是毒品吗?》,PSM药盾公益微信公众号,2024.1.12

2.《禁毒科普之K粉:幻视黑洞》,bilibili,2020.11.6

3.《马斯克被爆料长期吸毒?本人回应:吸食K粉仅为治疗抑郁症》,凤凰新闻微信公众号,2024.1.7

安安网更多科普文章,您可以通过以下平台查看哦,详情请搜“安安科普”。
收藏 | 点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