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20亿的贫血患者,占世界总人口的37%;而在中国,贫血更是普遍存在,6岁以上居民贫血患病率达到9.7%,妇女、孕妇、儿童、和老人都属于多发人群的范畴。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根据患者贫血严重性的程度,其所造成的后果也有所不同。
如短时间内发生的重度或极重度贫血,有可能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儿童患有贫血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严重者甚至对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处在妊娠期的孕妇如果发生贫血的症状,则可能导致产后的婴儿贫血等等。
有专家指出,目前贫血问题并未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我国对贫血的治疗远远不足,且未达到早治疗、规范治疗的标准。因此,我们有必要多了解与贫血相关的知识,做到早了解、早预防、早治疗。
正确选用补血药
贫血的治疗方式有很多种,选用补血药是其一。
由于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很多,而每种补血药只能对特定类型的贫血产生作用,对其他类型则无效;所以,患者必须了解自身贫血的病因,才能合理用药。
如常见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常发生在饮食失调、减肥或长期腹泻的人群中,容易出现疲劳、倦怠、头发易脱落和头晕耳鸣等症状。
这种情况,患者可通过调节饮食,避免体内的营养流失,情况一般能够得到好转。
缺铁性贫血则在女性和儿童中多见,患者可选用补充铁剂进行治疗,常见的补充铁剂有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富马酸亚铁等。
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衰竭引起,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的先天性或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则可选用促骨髓造血药(首选雄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一些造血细胞因子和激素的联合治疗或中药治疗。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所以可通过补充一定量的叶酸达到治疗效果。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地中海贫血则应在输血治疗的同时应用铁螯合剂,以减少铁血黄素的沉着。
如何预防与改善
容易患贫血的高危人群,要适当的进行饮食调理,补充造血原料,日常可以注意观察皮肤黏膜颜色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
饮食方面,患者可以多摄入动物血、动物肝脏、蛋黄、瘦肉等富含造血原料的食物,蛋类、乳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铜的食物也可以选择性地适量摄入,但切记不可“大补”,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
同时,贫血高危人群不宜过量饮茶,原因是浓茶不利于铁的吸收,从而导致造血原料的缺乏,不利于贫血的纠正或治疗。
贫血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千万别把“贫血”当成小事!
参考资料:
1.《我国贫血患病率近10% 多方倡导设立“中国贫血日”》,沈阳网
2.《贫血》,百度百科
3.《贫血》,丁香医生
4.《如何正确选用补血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