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用的补钾药物有氯化钾、枸橼酸钾、谷氨酸钾和门冬氨酸钾镁等,这些钾盐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又该如何选择?
补钾药物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钾离子是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是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稳定的重要成分。当钾摄入量不足、排出量增多或其他因素造成的分布异常时都可能造成低钾血症,此时临床上需要通过补钾来增加体内的钾含量。
但补钾药物种类繁多,不同补钾药物有何各自的特点呢?
1.含钾量不同。由于不同钾制剂在制备过程中成盐不同,因此每克含钾量也不相同,口服制剂含钾量从高到低分别是枸橼酸钾颗粒、氯化钾缓释片、门冬氨酸钾片、门冬氨酸钾镁片。注射剂型从高到低分别是谷氨酸钾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门冬氨酸钾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2.适应证不同。补钾制剂的主要作用是用于低钾血症的治疗和预防,除此之外还可用于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枸橼酸钾除了以上2种适应证外,还可通过增加枸橼酸排泄和降低钙排泄来防治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门冬氨酸钾镁还可用于心肌代谢障碍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肝炎、肝性脑病的治疗。谷氨酸钾中的谷氨酸能与血中过多的氨结合,从而降低血氨浓度,可用于治疗肝性脑病。
临床应用时该怎么选?
1.通常情况下优选氯化钾。低钾血症患者常伴有代谢性碱中毒,此类患者常会出现氯离子消耗过大,氯离子的消耗会导致代谢性碱中毒的持续和加重。如果使用不含氯的钾盐,体内保留的钾仅为给予氯化钾的40%。而且氯化钾升高血清钾浓度的速度最快,氯离子的存在可以促进加载细胞外液中的维持,碱性的钾制剂可能通过加重代谢性碱中毒而部分抵消补钾的益处。
2.特殊情况选其它钾制剂。对于低钾血症伴高氯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优选碱性的枸橼酸钾和谷氨酸钾;对于低钾血症伴肝硬化、腹水或肝性脑病的患者可优选谷氨酸钾或门冬氨酸钾镁;对于低钾血症伴低镁血症或心脏疾病的患者优选可改善心脏功能的门冬氨酸钾镁。
总结
综合所述,补钾药物种类繁多,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遵医嘱选择使用。
参考文献:
1.葸风林,孟静.口服氯化钾注射液补钾的临床可行性探讨[J].甘肃医药,2013,32(02):133-134.
2.蓝创歆,陈康,徐绍洪等.枸橼酸钾防治泌尿系结石的研究进展[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5,30(12):1142-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