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是临床常用消食药,其始载于《名医别录》,属于“药食同源”的范畴。别小瞧这小小的麦芽,用对了,它可是缓解宝妈们断奶痛苦的贴心帮手。那么,麦芽的来源、功效与现代临床应用的制剂有哪些?今天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麦芽的来源
麦芽来源于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芽完整、色泽淡黄、颗粒大而饱满者为佳。
麦芽的功效及常用配伍
麦芽,又名大麦芽、大麦蘖、麦蘖,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的功效,临床常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等症。依据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麦芽在临床应用的中药饮片有三种:生麦芽、炒麦芽和焦麦芽。
在临床应用中,生麦芽、炒麦芽和焦麦芽的临床主治侧重点各不相同。生麦芽擅长健脾和胃,疏肝行气,适用于脾虚导致的食欲不振和乳汁淤积;炒麦芽则有助于行气消食回乳,特别适用于食物积滞不消和妇女回乳;焦麦芽则用于消食化滞,适用于食物积滞不消,以及脘腹胀痛的情况。研究显示,生麦芽和炒麦芽均具有一定回乳作用,单用需要大剂量使用,一般大于60g/天,生麦芽和炒麦芽也可以联合使用,同时炒麦芽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
古籍中对麦芽的功效有详细记载。《药性论》记载其:“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滇南本草》记载其:“麦芽宽中,下气,止呕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泻,消胃宽膈,并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本草求原》记载:“凡麦、谷、大豆浸之发芽,皆得生升之气,达肝以制化脾土,故能消导。凡怫郁致成膨膈等症,(麦芽)用之甚妙,人知其消谷而不知其疏肝也”。以上记载可知:麦芽在消食、回乳、疏肝等方面均有一定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麦芽常与其他药材配伍应用,如“焦三仙”和“焦四仙”的应用,焦三仙包括焦麦芽、焦山楂和焦神曲;而焦四仙则在焦三仙基础上增加了焦槟榔,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及食后脘腹胀满等症状。
麦芽的现代应用
现代研究揭示,麦芽中含有多糖类、酶类、生物碱类、多酚类、维生素类、蛋白质类、氨基酸类、黄酮类等化合物。药理学研究进一步表明麦芽及其成分具有助消化、消食、回乳、催乳、降血糖、保肝护肝、抗氧化等的药理活性。
含有麦芽的药用制剂有儿宝颗粒、儿康宁糖浆、儿童清热导滞丸、大山楂丸、山楂化滞丸、小儿化食口服液、肥儿丸、保和颗粒、健脾糖浆、澳泰乐颗粒等。在这些制剂中,麦芽主要用于促进消化、导滞和健脾等,这与麦芽的相关功效及临床应用相吻合。
结语
麦芽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的功效,尤其擅长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对于需要退乳的情况,建议使用较大剂量的炒麦芽。然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麦芽。倘若使用其药材或其相关药用制剂,一定要在中医师辨证论治指导下安全合理地使用。
参考文献:
1.钟赣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40.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63.
3.孙立艳.神奇的“麦芽”[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10):56-58.
4.辛卫云,白明,苗明三.麦芽的现代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04):613-615.
5.陈广坤,佟琳,贾思琦,等.麦芽的特点及临床应用[J].中医学报,2021,36(04):743-746.
6.刘纹纹,孔娜,刘双,等.麦芽的化学成分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23,25(04):3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