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同样是三唑仑,为什么有人治病,有人受害?

标签: 字号: 访问量:

在药物的世界里,常常存在双刃剑”的现象。有些药物,如果合理使用,可以治疗疾病,缓解痛苦;但如果被滥用,就可能变成危害健康的毒药”。三唑仑就是这样一种药物。

三唑仑的发现与历史背景

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一类重要的精神药物,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等作用。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不断有新的药物被研发出来以满足临床需求。三唑仑作为其中的一员,最早由美国一家制药公司在20世纪后期被研发并上市1979年,荷兰精神病学家迪克·范·德·克罗夫首次报道了患者服用三唑仑后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抑郁、健忘、幻觉和焦虑。

随后,三唑仑陆续撤出荷兰、英国市场。1982年,三唑仑获批进入美国市场,适用于成人失眠的短期治疗。它的出现为失眠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但同时也因其特殊的药理性质和潜在的滥用风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在我国上市的三唑仑制剂只有三唑仑片

三唑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唑仑具有抗惊厥、抗癫痫、抗焦虑、镇静催眠以及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和暂时性记忆缺失等作用。三唑仑主要通过与大脑中的苯二氮卓受体结合,增强γ合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从而减轻焦虑、改善睡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帮助他们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因失眠带来的各种不适。然而,由于其作用强大,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

三唑仑与其它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异同点

相同点:作用机制是增强GABA抑制性作用,用于焦虑、失眠等治疗,有中枢抑制、耐受性和依赖性等相似不良反应。

不同点:三唑仑短效,作用强且起效快(15 - 30 分钟),持续 3 - 6 小时,适用于入睡困难者。阿普唑仑作用强度适中,起效约 1 小时,持续 6 - 8 小时,可用于焦虑和失眠。其他药物如地西泮可缓解酒精戒断,劳拉西泮对伴有惊恐发作的焦虑患者效果较好。

三唑仑的成瘾性

1.成瘾机制

三唑仑容易导致成瘾,这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有关。它能快速地诱导睡眠,并且使人产生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感觉。长期使用后,大脑会逐渐适应这种药物的存在,当突然停药时,就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失眠加重、烦躁不安等,从而促使患者继续使用药物,形成成瘾循环。

2.成瘾危害

一些青少年出于好奇或为了逃避学习压力等原因,私自服用三唑仑,结果出现了头晕、嗜睡、神志恍惚等症状,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有一些人将三唑仑用于非法目的,如麻醉抢劫等,给他人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社会危害。

除了成瘾问题,三唑仑的滥用还会带来其他严重危害。它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如头晕眼花、语言模糊、动作失调等,严重者还可能昏倒以及产生幻觉。长期滥用还可能对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影响其正常功能。

服用注意事项

1.饮酒会增加呼吸抑制风险因为酒精本身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与三唑仑合用时,会增强这种抑制效果,增加呼吸抑制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2.与阿片类同服的风险两者合用可能会加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昏迷、呼吸抑制等。

3.车辆驾驶者禁用由于三唑仑会引起嗜睡、头晕、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所以需要驾驶车辆或从事其他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的人员用。即使是在用药后的第二天,也可能仍然存在这些不良反应,影响驾驶安全。

对三唑仑的监管

鉴于三唑仑的潜在风险,国家将其列为严格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这意味着,三唑仑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都受到严格的监管。只有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才能销售和使用三唑仑,且必须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同时,国家还加大了对非法销售、滥用三唑仑的打击力度,以维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结语

三唑仑作为一种治疗失眠的药物,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其治疗作用,帮助患者缓解失眠之苦。然而,一旦被滥用,它就会变成危害健康的“毒药”,带来成瘾、身体损害以及各种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三唑仑,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避免滥用行为的发生。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精神药品的管理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药物滥用危害的认识,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陆孝君.滥用三唑仑的调查与防范[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05):3051.

2.三唑仑自2005年3月1日起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J].中国药房,2005,(05):13.

安安网更多科普文章,您可以通过以下平台查看哦,详情请搜“安安科普”。
收藏 | 点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