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痛风反复发作?可能是用药方法不对!

标签: 字号: 访问量:

痛风,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家伙,总是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沉重一击。它可能会在你深夜熟睡时突然发作,让你的大脚趾、踝关节、膝关节等处像是被一把尖锐的刀割着,那种疼痛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今天安安将详细介绍痛风的易患人群、药物治疗的合理选择以及如何通过饮食管理来预防痛风,希望能够为广大痛风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痛风的临床表现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体内尿酸水平过高的疾病。当尿酸在体内积累过多时,最终会形成尿酸盐结晶,而结晶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则导致急性关节炎发作。

1.急性发作:痛风最常见的症状是在关节(尤其是大脚趾)出现突发的剧烈疼痛,关节会变得红肿、发热,触碰时感到剧烈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在夜间突然发作,并可能持续数天或数周。

2.慢性痛风:如果痛风未得到有效控制,急性发作可能频繁发生,并可能导致关节变形、功能受限,呈慢性迁延状态。

3.痛风性肾病:长期高尿酸水平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可能导致肾结石、尿路感染或肾功能下降。

导致痛风的诱因

(1)饮食因素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如红肉(牛肉、羊肉)、海鲜(虾、蟹、贝类)、内脏(肝脏、肾脏)等,这些食物可增加发生痛风的风险。过量饮用含酒精的饮料,特别是啤酒,因为啤酒中含有嘌呤成分,且酒精会影响尿酸排泄,从而诱发痛风。含高果糖的饮料也可能增加尿酸水平,促进痛风的发生。

(2)超重与肥胖肥胖是痛风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痛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特别是内脏脂肪增多与痛风的发生密切相关。

3)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环孢素、他克莫司和吡嗪酰胺等可促进血尿酸升高,增加痛风的风险。

4)其他因素女性绝经后以及接受器官移植术后患者也容易发生痛风。患有其他慢性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痛风的发生率也可能相应增加。

抗痛风药物的合理选择

痛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期的药物、间歇期的药物以及慢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的药物。

1)急性发作期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等,能够缓解痛风发作期间的疼痛和炎症。

秋水仙碱: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急性发作的症状,要注意其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当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效果不佳时使用,用于快速缓解急性疼痛和炎症。

2)间歇期药物

尿酸排泄药: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用于降低尿酸水平,减少尿酸结晶形成。

3)慢性痛风及痛风性肾病的治疗药物

长期尿酸控制药物: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等,用于长期控制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发作和减少肾脏损害。

肾功能保护药物:对于痛风性肾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肾脏保护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如贝那普利)来改善肾功能。

痛风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1)非甾体抗炎药避免空腹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建议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适;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时,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2)别嘌醇刚开始使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皮疹出现时需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2)非布司他使用初期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脂水平;避免与其他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的药物同时使用;发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3)秋水仙碱遵医嘱服用,以避免剂量过大引发不良反应;避免与其他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联合使用;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确保药物安全使用。

如何预防痛风?

1.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包括红肉、海鲜、动物内脏等。可适量摄入低脂乳制品,如低脂牛奶、酸奶,这些食物可以帮助降低尿酸水平。

2.限制酒精的摄入尤其是啤酒,因为啤酒含有较高的嘌呤,并且酒精会影响尿酸排泄。

3.均衡饮食。多喝水,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肥胖,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和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

4.适量运动。

结语

痛风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其药物治疗和饮食管理都是控制病情、减少发作的重要手段,该病防胜于治。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除了遵循药物治疗和饮食建议外,还应定期就医,监测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强.痛风的危险因素及防治[J].健康向导,2023,29(03):10.

安安网更多科普文章,您可以通过以下平台查看哦,详情请搜“安安科普”。
收藏 | 点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