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肉毒杆菌毒素,先得谈谈腊肠。腊肠是古今中外人们都非常喜爱的一种腌制食品,但如制作方法不当,也可偶致人死亡。
由腊肠而来的“肉毒之毒”
1820年的某一天,德国的某个小镇上,有些居民在食用腊肠后发生了头痛、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有人肌肉麻痹、肢体瘫痪。一位叫克尔纳的医生对此次中毒事故患者的症状做了详细的记录,并决定把这种当时还未被人发现的致毒物质称为“腊肠毒素”或“肉毒之毒”。
这是首次对食源性肉毒中毒的临床症状进行准确和完整的描述。同时,克尔纳还通过在动物和他自己身上做实验发现,这种毒素是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的,能够在不影响感官和精神功能的情况下,阻断躯干和自主运动,如被大量摄入可很快致命。
类似事件在1895年又再次重演。比利时出现一起因吃腌制火腿而致中毒事故,34个出席葬礼的人因吃了没有充分腌制的火腿,纷纷中毒,症状同克尔纳医生以前记述的肉毒中毒的麻痹症状一模一样。比利时细菌学家埃米尔埃门格姆教授从尸体和食物中分离出了一种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这种细菌是导致受害者全身性肌肉麻痹的原因,其中罪魁祸首是肉毒杆菌毒素。
认识肉毒杆菌毒素
肉毒杆菌毒素共有7种类型(A、B、C、D、E、F、G),其中A型最早被选用来作生化武器,大约4克未被稀释的粉末足可致1亿人丧命。它通过破坏神经系统,使人出现呼吸困难、肌肉乏力、全身肌肉松弛性麻痹、意识丧失和心力衰竭等现象。
1949年,英国剑桥大学的阿诺德伯根博士发现了肉毒素作用机制:人体的肌肉运动离不开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而肉毒素阻断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运动神经与自主神经瘫痪,麻痹胆碱能支配区肌肉和骨骼肌。同时,肉毒杆菌毒素也可有助于降低活动过度的肌肉的活动水平。
“美丽毒药”肉毒杆菌
人脸部的肌肉与皮肤紧密连接,面部肌肉在做表情时直接牵动着皮肤,日久可能形成皱纹,导致斜视(又称斗鸡眼)和眼睑痉挛、面部肌肉肥厚或皱折。受此启发,肉毒杆菌毒素初始被用于斜视的治疗。
眼科医生们一直在尝试运用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他们先后尝试了各种麻醉剂、酒精、糜蛋白酶、玻尿酸、蛇毒,但效果均不理想。最后,将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到猴子身上,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仅需极少量的肉毒杆菌毒素就能够不扩散地麻痹目标肌肉,而且持续时间长,没有其他副作用。
20世纪80年代,眼科医生让卡鲁瑟斯注意到选择肉毒杆菌毒素A 在治疗眼睑痉挛时会对眉部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面部的肌肉放松,明显舒展了眉间的皱纹,使表情看起来平静自然,肥厚增生的肌肉缩小,脸部美丽了。
于是,他首先开展了一项将肉毒杆菌毒素用于治疗眉间皱纹的研究项目,最终在世界范围内获批了这个适应证。而对斜颈病患者的研究也发现,尽管震颤无法解决,但他们的疼痛能够被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后极大地缓解,运动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病人的呼唤推动了更多的神经科医生、整形科医生或康复科医生开始了小心翼翼的尝试。慢慢尝试用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卒中后肌肉痉挛、肌张力失常、斜颈相关的肌肉挛缩,对待肉毒素的眼光也开始从不信任变得比较理性。
1989年,美国FDA批准A型肉毒毒素作为第一个微生物毒素临床药物上市。肉毒杆菌毒素成为了“最美丽的毒药”,一场肉毒毒素应用热已席卷全球。但国内、外有关专家不无担心,美国FDA批准BOTOX美容用途后,缘于人们对美丽容颜的期盼和巨大商机的追求,肉毒杆菌毒素的生产、供应将大幅度地增加,从而带来诸如公众健康和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等更多麻烦和危险。
肉毒杆菌应合理使用
值得警惕的是,对肉毒杆菌的滥用和不规范应用会导致各种麻烦,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必须到具有专业资质的整型医院,由整型外科医生操作;
2. 注射一次效果可能维持4-10个月,想要效果持久须持续地坚持治疗。肉毒杆菌毒素虽然稀释了40万倍,但剂量也不宜过大;
3.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肉毒杆菌毒素会向注射部位之外转移;
4. 肉毒杆菌毒素用于面部除皱治疗通常是在3-7天可见效果;如果是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瘦脸和瘦小腿,效果的出现通常是在注射后2-4周左右;
5. 重症肌无力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上睑下垂患者、身体虚弱、已有心肝肾病患者、过敏体质或对蛋白质过敏者禁用;
6. 注射后1周内尽量避免高温如日晒、温泉等,确保肉毒素有效;注射4小时内切勿平躺按摩,保持身体直立,切勿激烈运动,避免药液渗入眼部引起眼睑下垂,避免涂敷化妆品。如注射部位有瘀血或浮肿宜采取湿冷敷,切忌按摩;
7. 注射后1周禁食辛辣、刺激性、腥膻类食品,注射前14天注意停用阿司匹林、链霉素、青霉胺等可增加肉毒杆菌毒素毒性的药品,具体可咨询医师或药师。
文章作者:
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张石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