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前沿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有何新要求?

标签: 字号:

新冠疫苗的研制和生产,使得人们对于控制新冠病毒传播多了一个有利的武器。随着疫苗接种的有序铺开,老年人的疫苗接种也开始了。那么,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接种新冠疫苗又有何新要求呢?

 

为什么我国新冠疫苗上市初期不优先给老年人接种

我国疫情控制良好,所以疫苗研制出来之后首先针对的是18至59岁年龄段的免疫力好、基础疾病少、可能发生副作用少的人群。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18岁以下的儿童,在近期才开始开放接种,这是稳妥起见的举措。

国外有些国家因为疫情发展迅速和严重,所以不得不优先接种感染率和重症率都很高的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差、基础疾病多,很容易感染病毒,也容易在感染后出现并发症,故病死率也高。所以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十分必要。近期疾控专家对于各地老年人接种疫苗提出了多项建议。

 

接种前做好健康评估

老年人是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慢性病高发人群,所以在接种新冠疫苗之前,要充分做好健康评估和接种禁忌核查。部分地区还为6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免费体检,为接种的老年人在疫苗接种现场提供血压测量并登记。对于本身就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更是要评估其近期病情控制情况。对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才考虑接种。

 

接种后留观和居家观察

疫苗接种后,有极少部分人会出现急性过敏反应、晕厥等情况,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而这些情况大多会在接种后半小时内发生。所以接种疫苗后需在指定区域留观半小时。接种疫苗后还可能出现偶合反应。所谓偶合反应,就是在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本身正处于一个疾病的潜伏期或前期,接种后正巧发病。偶合反应其实跟疫苗无关。但是也要及时评估,由专业的医生和疾控人员进行评估。对于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接种之后3天内都应该在家观察有无出现疾病加重、高热、过敏等异常情况,出现了及时向社区报告和就医。我国部分地区还会要求社区做好对老年人疫苗后的随访工作,以确保老年人的安全。

结论

老年人作为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要在专业医生评估下进行。如果评估后没有禁忌,就尽快给家里老人安排上接种吧。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1,02:91-92.

2.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60岁及以上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指引(试行)》

安安网更多科普文章,您可以通过以下平台查看哦,详情请搜“安安科普”。
收藏 | 点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知识